首頁 創意快遞 國際視野 狠角色 見微知著 創意東元 驚嘆號 精選電子報 基金會首頁
回列表

 

2011-11-03

第十八屆東元獎得主-程章林先生

採訪撰稿/特約記者郭怡君

領軍軟性顯示新世代,為台灣贏得科研奧斯卡
 
美國菁英界最有影響力的報紙「華爾街日報」設置的科技創新獎(The Wall Street Journal'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wards),每年分成17個領域評選各國具未來發展潛力的創新科技研發成果,每個領域各有單項冠軍,再從中選取年度最頂尖的前三名頒發金銀銅獎。該金牌獎設置十年以來從未頒給出自亞洲的研發團隊,台灣工業研究院卻在2010年以「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顯示器材料技術」,在不乏世界眾多一流研發機構申請競爭的597項成果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金,超越日本、韓國、新加坡,率先為亞洲寫下贏得「冠軍中的冠軍」新紀錄。近年來領導工研院團隊屢屢締造享譽國際研發佳績的靈魂人物,正是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
 
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拉拔六個子女長大
程章林的父母在二次大戰抗日勝利後從福建移民來台,父親起初是金鋪學徒,後來在高雄鳳山自營一個初級加工的小金鋪。程章林說,金鋪不比銀樓,賺的其實都是勞力打金子的辛苦錢,當年未刻圖案的一錢重量金飾在買賣之間只有10塊台幣的利潤。剛念小學一年級的他很頑皮,不知父親賺錢的辛苦,第一次拿到學費就沒交給學校,反而跟隨大他三歲的鄰居哥哥拿去買漫畫,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結果當然是被修理得很慘。
 
程章林的父親於他九歲時便因過度操勞導致胃出血病逝,在家裡六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的程章林回憶:「我對爸爸的印象比較模糊,只記得他很嚴厲又很沈默。」突然接到父親病逝通知時他正在教室上課,老師要他和姊姊趕到高雄殯儀館,他卻因為聽不懂什麼是殯儀館而在高雄醫院(台語為「病院」,音似殯儀館)迷路。
 
「我媽媽當時才38歲,沒讀過什麼書,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字都不會寫,實在很難獨立撫養六個孩子,本來都準備好要把幾個孩子送給別人了,最後關頭還是捨不得。」程章林語帶感激地說,因為知道母親要養家真的很辛苦,他和兄弟姊妹的個性都很獨立。為幫忙家計,大姊考上初中的第一年放棄沒讀,後來媽媽覺得不忍心,隔年還是咬牙送大姊去讀書。「那個年代,苦歸苦,但家裡不缺乏愛和支持,人很容易覺得滿足幸福。」除了一位身障的妹妹外,其他五位至少都讀到大學畢業,程章林後來赴美取得高分子化學博士學位,弟弟程章榮也是美國名校分子生物學博士。「我的母親,年輕守寡,長年含莘茹苦,犧牲自已,把我們六個帶大。她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心目中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程章林感懷的訴說。
 
嚴師出高徒,頑皮少年變成全校第一名
小一超級頑皮的程章林,因沒交功課常被老師教訓,到小二突然就轉變成每次都考第一名、被老師指定當班長的好學生。「我到現在都記得那個老師叫張蘅如,她對我很好,父親過世後她更加關心我,上課後輔導都不收我的錢。」程章林長大後念及張老師的恩情,到處打聽她的下落,2005年終於在美國灣區的老人公寓與小學恩師重逢,滿臉皺紋的張老師和藹地對激動不已的程章林說:「我還記得你臉上的兩個小酒窩。」
 
在初中用功讀書的程章林順利考上第一志願高雄中學,對高中生涯最深的印象是「一直在打籃球,因為我覺得自己身材太矮了!」程章林微笑回憶,考上清華大學化學系時他才49公斤,在北部同學眼中他就是個又瘦又小的南部土包子。「大一我們有四個南部來的男同學,中秋節沒有錢可以回家,只好在清大成功湖裡划船賞月,正當大夥沉浸在感傷的想家氣氛之中,突然間一條比人的手臂還長的大草魚從湖中跳到我們的船上,當場就被我們拿去校門對面的餃子大王加菜。」
 
那時台灣清華大學只有四個系,自由學風和濃重的人文氣息深深影響了程章林,在滿腹經綸的同學影響下開始看很多課外書,視野頓時寬廣許多倍,但也因為從拘謹的中學生活解放,大學時期被選為班代和全校活動副總幹事的程章林,把許多心思都放在課業以外的地方,也就自然變成「補考常備軍」的一員。
 
大學校內選舉的敵手,結成一輩子的牽手 
「我大二那年『學生代聯會』說服訓導長開放全校普選主席,讓校內選舉非常熱鬧。」程章林代表化學系出馬競爭,最大的敵手是核工系班代,對方找的副主席候選人搭檔是化學系一年級最受歡迎的學妹、北一女畢業曾入選體操國手的陳琪君,開票結果程章林以第二高票敗給敵手,卻被延攬「入閣」擔綱負責全校學生重要活動的幹部,也因此和在大專盃體操賽囊括四金一銀的陳琪君結緣,隔年成為全校知名的風雲情侶,更在出國留學前夕結為連理。
 
大學課業成績不佳的程章林在預官退伍前夕,為了準備出國留學而報考台大化學所,借女友家的桌子不眠不休連K60個小時的書,在考英文時體力不支睡著,幸好還是被他考上了。「在台大那年其實都在準備考留學需要的托福、GRE,沒怎麼去上課,申請到美國紐約科技大學的獎學金後,就辦休學出國了,對於台大我只是個過客。」
  
 程章林在位於布魯克林的紐約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領域遇見一輩子如師如父的指導教授赫伯‧摩羅偉茲(Herbert Morawetz),「他對我影響非常大,布魯克林那時候是美國紐約市的窮地方,學校設備也很簡陋,但我在教授身邊看他用最簡單的設備,以最嚴謹的態度做出最堅實的研究成果,每一步都是真功夫絕不馬虎。」程章林寫論文引用其他人研究的每一句話,教授都會要他確定通篇讀過沒有斷章取義,做實驗取得的每筆數據資料(data)也都要再三重複檢驗。
 
在美留學省吃儉用,向博士指導教授見賢思齊
「當年沒有電腦,論文得要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寫,光譜圖也要自己一點一點取得數據再連起來畫線。」程章林非常感謝赫伯教授的嚴格指導,讓他學會扎實的研究功夫,而教授擅於欣賞他人的長處、尊敬前輩和提攜後輩的優點,也讓他見賢思齊。「我和太太出國留學省吃儉用,睡的床是用裝牛奶的塑膠箱組合起來上頭再鋪上在路邊檢拾的墊子將就的,我兒子出生時,教授就主動來問我錢夠不夠用,提高我研究獎學金的等級。」
 
赫伯教授在程章林還沒取得博士學位前便介紹他到全球最大的底片公司柯達應徵工作,面試當天就被叫到人事室去核定薪水,看到薪水單上寫年薪35,000美金,程章林興奮地覺得自己心臟都快跳出來了!「我那時在學校的獎學金一個月才600美金,柯達給我的薪水就像天文數字!」
 
博士學位到手後程章林進入柯達工作,一待就是24年,一路從基層研究員、研發經理爬到首席科學家,最後擔綱新成立事業單位的技術長,共撰寫逾60篇技術報告、獲近百項國際專利、兩次贏得柯達傑出創新獎,2000年獲登錄柯達公司卓越發明名人堂,同年獲選為柯達技術領域人員最高榮譽「Eastman Kodak Research Scientific Council」會員。
 
回到母親所在的台灣,感謝上帝開啟另一扇窗
然而柯達賣底片利潤曾高達70%的風光,終於不敵數位相機時代的強勢。高階研發人員紛紛苦思轉型之道,無奈公司環境時不我與。「2006年我和幾個最優秀的資深經理與技術長到亞洲找資金,想研發創新光學膜和光學元件,原以為十拿九穩,然而我自己規畫開啓的每一扇門卻都讓我吃閉門羹。」走投無路、萬念俱灰的程章林回到美國家中,正苦思是否要重新寫履歷表另覓工作,宛如上帝聽到他的心聲,來自台灣的電話響起了!
 
原來是工研院大改組後方成立的影像顯示科技中心,正在尋覓適合的主任人選,讓與程章林素有交情的工研院材料化學所所長劉仲明打跨洋電話詢問。「仲明兄後來跟我說,因為知道我和太太在美國作得很好、薪水都很高,工研院能給的薪水不到美國的一半,當時他只是抱著姑且問之的心態,沒想到我很快就答應了。」
程章林認為,這是上帝為他預備的另一扇窗,「而且再不回台灣,我怕會終身遺憾!」程章林想起1985年在美國接到媽媽從台灣打來的電話,告知被診斷出糖尿病,他以為是致死率高的疾病,立刻就在電話那端焦急得痛哭失聲,責怪自己不夠孝順,錐心的骨肉分離之痛至今難忘。「知道我要回台灣工作,我媽媽是全世界最高興的人。」回台的程章林每隔一段時候就會搭高鐵回高雄探望高壽86歲的母親,陪媽媽吃一碗麵再回新竹。
 
接掌工研院主任,苦思三個月想出18字箴言
儘管平面顯示器是台灣第二個產值破兆的高科技產業,關鍵技術卻都掌握在外國手上,台灣賺的只是利潤率很低的代工製造費。初回台灣接掌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的程章林,花三個月苦思中心未來發展方向,最後想出由18個字組成的目標「開啟軟性顯示新世代,再創顯示產業新契機」,也就是在政府和廠商已經大筆投資的基礎之上,發揮創新研發的精神掌握未來關鍵技術。
 
道理人人會說,做得到才是真本領。程章林領導的哲學是「不要明星球員,只要明星團隊」,他認為有能無德的人只會破壞團隊,無法發揮最大的合作效果。跨單位的合作他懷抱「眼界要高、姿態要低、氣度要大」的胸懷展現最大誠意,「想要做大哥,先要學當小弟」。例如研發計畫所需經費影像顯示科技中心編列1000萬、合作的材料化學所編列100萬合為「1100萬元」,若被院方砍10% 他絕不按照比例「砍兄弟」,而是自行吸收,讓別所保持完整經費;研發成果得獎院內發放獎金由他主持分配,儘管中心投入的人力物力心力是材化所的數倍,他仍將一半獎金分給材化所,分出去的一半稍後再用中心主任的特殊加給補齊,讓中心同仁所得的獎金也一毛不少。
 
程章林在高度、態度、氣度的領導長才,果然讓工研院團隊發揮「盡力加乘」的絕妙功效。團隊為了在既有的面板生產設備基礎上研發出「軟性多功能電子基板」,讓未來的電腦或手機螢幕不怕摔還能捲起來方便攜帶,實驗失敗了64次仍不放棄。某次中心同仁李正中在新竹城隍廟夜市看到一個老師父在烤潤餅,先在鐵板上抹一層油再烤,好讓黏稠的潤餅漿烤好後不會黏在高熱鐵板上,這個靈感終於觸發研發成功的契機,讓團隊仿效在面板玻璃平台上先塗一層隔離材料,再鋪上由材化所研發的輕薄透明「軟質塑膠基板」,最後舖上多層軟性薄膜電晶體元件,備受國際看好未來商機雄厚的「彩色超薄軟性多功能電子基板」就此問世。
 
連獲國際大獎肯定,東元獎更深化社會責任
「這技術被廣為看好的關鍵,就是我們能用既有的面板製造設備來做創新的軟性顯示螢幕,不需花大錢投資新的製造設備。」程章林指出,台灣有不少研發成果和專利並未考慮製程的便利性,容易淪為有研發無產品,非常可惜。他領導的團隊2010年得到「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金獎肯定後並不驕傲自滿,而是再接再厲,在2011年又以可採連續式製程的「節能大面積軟性顯示電子紙技術」,入選被譽為「全球科技產業奧斯卡」的「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且此電子紙技術在2011年10月下旬剛公布的「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又勇奪17個領域中的分項冠軍。
 
「接連得到國際大獎,表示我們研發的議題已能掌握未來世界主流的科技趨勢。得獎一方面對國人及工研院是項殊榮,對和我一起努力的團隊也是個極高的肯定。同時因著『華爾街日報』及『百大科技研發獎』的廣大知名度,也為我們帶來許多過去不可臆想的世界級公司主動登門徵求合作的可能性。」程章林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能得到東元獎肯定,程章林坦承有些意外,看歷屆東元獎得主都是在台灣深耕多年的前輩,「我本以為自己回來台灣的時間還不夠長。」他非常感謝本屆評審的青睞,也強調能得獎不是他個人的貢獻,而是團隊的力量。基於得獎帶來外界的期望,程章林會將其轉化為社會責任的深耕,例如對流浪動物的生存權,原住民、喜憨兒等弱勢團體投入更多關注。
回列表
 
 

17,14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