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辦法
 

霧鹿國小創校於1927年,屹立於景觀壯麗的中央山脈,係當時日本人為推行皇民化政策及便利統治此地之高山布農族而建立。學生皆為布農族,校區包括霧鹿本校及利稻分校。 學校教育從教授布農族傳統歌謠祭儀、狩獵及祭典文化等著手,並致力於推動布農文化傳承。霧鹿國小的八部合音於2004年遠赴歐洲進行兩次巡迴公演,是年與美國國際知名大提琴家大衛達伶(David Darling)合作錄製CD專輯;同時於2005年接待史瓦濟南國宴中受邀演出。在歷屆校長與親師生賡續不斷的努力下,八部合音幾乎與霧鹿國小畫上了等號。2008年起由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支持其傳統祭儀歌謠、木雕、編織、陶土等傳習計畫,致力於推動布農文化傳承。

美麗雄偉的大武山蘊育了排灣、魯凱族千百年來的文化命脈,亙古傳薪的日子裡,辛勤拓荒的祖先們運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許多優美的神話、動人的歌舞及莊嚴的祭儀。金針山下南迴路旁依山傍海的介達(正興)小村莊,住著一群活潑開朗,能歌善舞的精靈,他們是排灣、魯凱族的子民。在文化的傳承裡,大武山的精靈成為文化希望的源泉。

介達國小原住民傳統舞蹈團成立以來,迄今,多次代表台東縣參加全國南區競賽,進而代表台東縣參加全國全區競賽,七次榮獲全國第一,其餘亦皆獲得優等佳績。因而獲宜蘭童玩節、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邀約參與國際性演出,還曾遠赴波蘭進行國際藝術交流,並參加上海無錫市文化交流活動,去年首次參加E起舞動原住民歌舞比賽榮獲東區冠軍,進軍全國總決賽。舞蹈團的傳習經費於2011年起,由勇健文化藝術基金會支持。

介達孩子們都愛「唱歌」,也愛「跳舞」,我們的「歌舞」鮮明活躍的展現排灣族、魯凱族鄉土民情,生活化的舞出傳統、唱出原音,表現延續了排灣、魯凱二族千古不渝的文化特色。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民小學位於奇萊山西側海拔一千四百公尺的山腰上,是賽德克族發源地,驅車到埔里車程需2小時,是中央山脈中的偏遠山地部落小學,全校八十三位學生,全是賽德克族原住民。身處於賽德克族發源地的孩子們,擁有原住民天賦的良好歌喉及韻律感,個個能歌善舞。學校自八十五學年度起,推展原住民傳統樂舞,歷經十七年光景,由於學生用心學習、家長全心支持,以及教師熱心指導,原住民傳統樂舞成為學校的特色,歷年多次代表南投縣參加全國學生舞蹈比賽,均榮獲優異之佳績,受邀在各重要慶典活動展演亦深受喜愛!

偏遠部落的家庭在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及餐飲方面,較不完善,新翎印刷的辛智秀董事長於2005年起持續支持孩子的早餐,十年來從未中斷,補給了孩子最需要的營養;舞蹈團的傳習經費於2013年起,由洪蘭教授支持,給合作的孩子在學習與文化傳承上最大的鼓舞。

學校位於花蓮縣北方,是由閩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籍學生所組成的學校,這是一所多元族群學校。全校原住民學童佔全校學生總人數的50%以上。最珍貴的是居住此處有超過百年以上歷史的「阿美族古族群」、少數的噶瑪蘭族群與撒奇拉亞族群,都有助於發展為一個原住民族群舞蹈教育的重要傳承學校。

自民國88年起,以追求「多元化、國際化」等為教育目標,成立民俗舞蹈隊,傳承訓練列為多元文化教育系列的重點課程之一。隊員從四至六年級學生中,挑選30~40名同學組成,利用週休假日練習傳統樂舞。舞蹈隊中除了阿美族學生外,也歡迎太魯閣族、排灣族、布農族及閩南的同學的參與,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寫照;學校亦依據教師的專長,致力於「阿美族樂舞」的特色傳承發展。14年來,代表花蓮縣,參加台灣(全區)民俗舞蹈比賽及全國學生舞蹈比賽,獲得全國總決賽特優第一名3次、優等第一名6次、優等第二名2次及優等第三名3次。舞蹈隊的傳習經費於2012年起,由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支持之外,基金會工作團隊亦以無微不至的愛,照顧團隊師生。

青葉國小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最北端,為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群部落,學生人數38人。由於在三地門鄉具有族群的特殊性,青葉國小一直以傳承魯凱族傳統文化為學校的本位課程,期望學校不僅可以教授孩子們現代的知識,更可以成為孩子們傳承傳統文化價值的場域。我們將民族資源教室打造為魯凱藝術多元展示中心、建置原居地頭目石板屋、校園每個角落種植魯凱族民族植物,喚起青葉村民回憶過往的情懷,讓青葉的孩子們在充滿魯凱特色的環境中學習。另外,邀請部落耆老、部落藝術匠師推動學習魯凱歌謠、傳統工藝。歷年師長們的用心經營,將青葉營造成一所充滿魯凱民族特色的小學。

青葉國小的歌謠舞蹈團是民國91年至今歷經四任校長唯一沒有中斷的團隊,因為語言是文化的根,學習歌謠等同於學習魯凱語,孩子們更是藉由歌謠的學習,感受魯凱文化含蓄而內斂的民族情懷。八八風災後,青葉成為唯一完整的西魯凱族群國小,強烈感受到魯凱文化即將流失的危機。我們開始深刻的體會,魯凱文化的保存刻不容緩,我們也告訴在青葉的每一位孩子,他們都是傳承魯凱文化的重要種子;在未來,他人要透過青葉的孩子認識魯凱這個小、少而珍貴的特殊族群。期望我們的努力讓魯凱昂揚律動的歌舞、渾然天成的天籟美聲,生生不息、永遠迴盪。

青葉歌謠舞蹈隊於民國91年由潘明福校長成立,成立之因肇因於青葉部落為一僅70年的魯凱族部落,在文獻上幾乎沒有青葉的名字。再者,青葉國小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為10個部落中唯一的魯凱族群學校。為了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族群、口說魯凱族語,於是藉由歌、舞推動族群語言文化的傳承,並聘請了部落在地的藝術家-唐秀月(Kedrekedre)老師擔任族語及歌舞指導老師。

民國96年,青葉國小學生人數逐漸減少、男女比例懸殊,為了配合學生組成的屬性,當時的曾有欽校長毅然決然的將青葉以舞蹈為主歌謠為輔的團隊,轉型成以歌謠為主舞蹈為輔的歌謠隊,並參加每年舉辦的鄉土歌謠比賽。

轉型成歌謠隊,不僅學生要適應由動轉為靜的表演型態,指導老師也必須花費時間向部落耆老請益、田野調查。在這段期間感謝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的協助及法國巴黎銀行的支持,不僅獲得經費的挹注,在學校教師指導、學生舞台表現等提供專業的指導,讓青葉歌謠隊師生在舞台展演上、比賽中逐年進步,102年11月參加縣內歌謠比賽,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魯凱族是含蓄內斂的民族、是吟唱的民族,族人透過歌詞即興的吟唱表達內心深層澎湃的情感。但,50年前的國語運動剝奪了族人使用族語的權利。青葉孩子的父母是失去魯凱族語的一群,所以我們必須要從父母的上一代去追溯祖先的語言、重新尋回那個時代即興表達情感的真實流露。這是一條漫長艱辛的道路,是一種明知會失敗卻仍須往前行的沉重心情,有捨我其誰的民族使命感。

我們告訴孩子,學習傳統歌謠最重要的不是你唱的好或不好,而是透過歌謠學習魯凱族人面對天地萬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透過歌謠認識魯凱族群深層的民族精神內涵。當孩子認識、了解自己所屬族群的美好後,才能以自己的祖先為榮、才能認同自我的民族身分。我們的孩子未來才能更昂然的在世界上自信的、盡情的展現自我;台灣這塊土地是因為多元而顯得更加美好。

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學區家長均為鄒族原住民,經濟生活以種植茶葉、蔬菜、竹筍為主,是典型的農村社會。學區最遠處步行到校約四十分鐘,對低年級學生是一大挑戰。學校的教育儘量讓兒童發展天賦本能,組織球隊、節奏樂隊、合唱團,而且家長均大力支持學校各項教育工作。除了一般教育外,學校也以成為鄒族傳統文化、歌舞等傳統文化藝術的傳習中心而努力。

學校於83學年度成立原住民兒童合唱團,在鄭義信主任於86年調回來吉服務後,結合多位有志一同的老師戮力指導,學生投入苦練,在八十八年度勇奪全縣音樂比賽合唱優等第一名,代表嘉義縣參加台灣南區比賽更是大放異彩,榮獲特優第一名。其後一直在嘉義縣的音樂比賽中維持優等的佳績,鄒族兒童歌謠舞蹈團隊由闕菊慧校長領軍,鄭義信主任指導,以學校2-6年級及國高中學生組成,今年也有少數大學生及部落耆老一起參與練習,歌謠舞蹈團的傳習經費於2008年起,由錸德文教基金會支持,2010年、2011年及2013年皆獲得挑戰「原住民兒童之夜」在國父紀念館演出的機會。

我們帶不走山 帶不走水
帶不走風 帶不走石板屋
但可以帶走口傳歌謠

排灣族人說,好聽的男人歌聲,必須像百步蛇唱歌般動人;
好聽的女人歌聲,必須像蟬鳴般悅耳。
雄偉的男人要像檜木;美麗的女人要像彩色叩頭蟲。
散發光彩的男孩與女孩,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以歌唱彼此分享、愛戀、生活。
唱歌,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也是生命的必須。
從出生到死亡,沒有一個階段可以沒有歌聲。
尤其是成就一個美妙家庭前的婚戀階段,歌,更是無可取代。
每到傍晚,頭目家屋前就是歡唱的場所。
成群男孩與女孩分坐兩旁,用歌聲進行團體式的談情、說愛、結誓、嫁娶。
只談會成功的戀愛,只談會成功的婚禮。
不傷害感情,不破壞關係,也不隨便給人希望。
用充滿文雅、詩意、讚美、隱喻的即興歌詞,接受或婉謝另一方的情意。
直到婚配之後,一起對唱歡舞、孵育愛情的載歌歲月,才逐漸褪去。
時值荳蔻年華的男孩女孩,在情歌對唱的日子裡,唱出自己這一生最美好的年代。

所有關於情感抒發、人生智慧的光華,都在情歌對唱的歲月裡達到的巔峰。

2003年,歌謠終於再被唱起。從五個孩子到十三個孩子,從十歲到十五歲,透過不間斷的田野調查、一字一句的口傳心授、一音一調的反覆習唱,唱歌的孩子們穿越了時空,來到祖先曾經站立的瀑布前,回到那水分子浸染的甬道中。
古老的優美歌調和詞語,讓部落老人再次和自己的VUVU一起唱歌,讓回憶與思念落下快樂的眼淚。
純真天籟和喜愛唱歌的意念,讓88水災中受創的部落心靈,重建了世代傳承的斷橋。
唱歌之必須,是為了把祖靈帶在身邊。
泰武古謠傳唱。
以部落之名,唱自己的歌。
以音樂之名,說自己的故事。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原民孩童教育及原民古典藝術之傳承,自2013年起推動台灣原民歌謠與傳統以西洋古典音樂為主的交響樂團及弦樂團結合,藉以拓展原住民孩童未來更廣闊的舞台可能及發展性,故由黃義方老師及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蘇玉枝女士力邀台灣音樂界年輕音樂家共同組成「逢源愛樂室內弦樂團」,並委託國內外知名作曲家李哲藝老師執筆編譜,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原民歌謠留下樂譜紀錄,使其原粹更加得以保存並延續,有鑒於原民對於音樂的學習天份,跨界合作展演之可能亦可增加原民孩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除了人聲外亦增添與古典音樂相關的合聲概念;歌謠除能傳承並更增添層次,亦為台灣音樂教育奉獻一己之力。

台灣高雄人,自從事音樂創作以來,累積作曲作品約1200首,編曲作品超過樂教育奉獻一己之力。 3500首;自開始其職業演奏生涯以來,累積演出經歷逾1700場次以上。曾獲1999年美國國際爵士豎琴大賽第三名,並為此項比賽舉辦二十一年來第一位亞洲獲獎者。曾任亞洲青年管弦樂團首席豎琴手,及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等數十個樂團之客席豎琴手。在指揮方面:現任這個樂(The Music)室內管弦樂團常任指揮、簧族單簧管重奏團客席指揮,曾任高雄市交響樂團客席指揮、高雄市國樂團客席指揮、廣藝愛樂交響樂團、徐家駒低音管重奏團客席指揮、桃園交響管樂團客席指揮、台北縣青少年管弦樂團客席指揮、中國文化大學交響樂團客席指揮、來去弦樂團常任指揮。現任宙斯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曁駐團作曲家及亞堤斯特藝術有限公司音樂總監。

曾為國家交響樂團、台灣國家國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韓國釜山交響樂團、新加坡華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宙斯愛樂管弦樂團、長榮交響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高雄市國樂團、廈門交響樂團……等數十個管弦樂團及室內樂團擔任作曲及編曲;也曾為公共電視、客家電視、中國電視公司、香港舞蹈團、國光劇團、愛樂劇工廠、三映電影、紙風車劇團、蘭陽舞蹈團、體相舞團、肢體音符舞團、全民大劇團、大稻埕偶戲館、一元布偶劇……等數十個單位及表演團體擔任配樂創作及音樂製作。有聲出版方面也參與數十張唱片之製作、錄音、創作及編曲,曾九次入圍金曲獎,並於第二十三屆金曲獎榮獲最佳作曲人獎,兩次獲『中國十大發燒唱片』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入圍2010年『華語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

國際演出經歷包括2013丹麥偶戲藝術節、2012臺北國際藝術節、2011亞洲遊藝節、2010世博會、2010葡萄牙國際偶戲節、2010澳門藝術節、2009法國國際偶戲節、2009北京中法藝術節、2008荷蘭海牙Zenith現代音樂節、2008法國里昂國際偶戲節、2008新加坡現代藝術節、2007伊士坦堡國際偶戲節、2007荷蘭國際排笛藝術節、2006新加坡華人藝術節、2005及2004澳門藝穗節、2005倫敦中國藝術節、2005澳門藝術節、2005日本長笛年會、2002世界豎琴大會、1999美國國際爵士豎琴大賽…等。